科技情報
-
雲端遊戲將成主流?Intel發布Server GPU、12月釋出one API開發工具包,朝XPU時代再進一步
Intel於11/11發布全新Server GPU,是基於Xe-LP架構,特別專為高密度、低延遲的Android雲端遊戲、串流媒體服務所開發,並且就簡單命名為Server GPU,並且宣布oneAPI工具包將在12月發布。 隨著智慧型裝置與資訊量以爆炸性的方式迅速增長,人們與科技所聚焦的已逐漸從單一處理器,移向綜合CPU、GPU、FPGA等等的混合式架構,在Intel推出Server GPU之後,再配合12月發布的one API工具,讓Intel將在XPU時代又更進一步,更甚至是,Intel或許將重新定義XPU時代。 而這個基於Xe-LP架構所開發的Intel Server GPU,Intel Server GPU基於Xe-LP架構,提供低功耗、獨立SoC設計,並且具備128Bit與8GB DDR4 RAM,是Intel在XPU應用上的延伸設計,藉由oneAPI開方工具降低軟體開發門檻,並且加速硬體的運算速度,再結合Intel的Xeon Scalable處理器、開放原始碼與授權軟體等等,單一系統就能支援巨量的串流與訂閱用戶,同時也能實現較低的總擁有成本。 能以更低成本來開發Android雲端遊戲,以及串流媒體的高密度媒體轉碼應用需求。 oneAPI開發工具包則是Intel在XPU時代布局已久的計畫,如今終將要在12月時推出,oneAPI能提供給開發者一個通用且開放的程式設計體驗,讓開發者能夠自由選擇架構,而且不用在效能上做出任何妥協,降低了使用不同程式語言、或程式設計工具所帶來的複雜性,透過oneAPI,開發者能夠針對特定問題,來選擇對自己最佳的架構,且能開啟整合就有程式碼的可能性,因此,在應用程式的開發上,開發者不用因為架構或平台的更新或是改版而重新寫一個新的軟體。 Intel的oneAPI計畫代表著Intel向XPU時代又跨出了新的一步,而在針對雲端遊戲和串流媒體服務的Server GPU上,串流媒體已經在近年展示其影響力,Intel這步也走得妥妥當當,但僅就雲端遊戲而言,是否將取代遊戲主機而成為趨勢,尚待時間考驗。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又一傳奇服務走入歷史,Google將取消相簿的無上限儲存空間
以免費的價格、無上限的容量提供高畫質照片與圖片上傳、備份、分享的Google相簿,在5年前一推出就廣受好評,相信許多玩家用著用著就習慣了,然而這樣的好康也將在2020畫上句號。是Google想賺錢想瘋了?還是他們的AI已經訓練完成?以後再也不用「在圖片中選出含有巴士的照片」了嗎?讓我們直接給他看下去。 讀者們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用過Google提供的Google相簿功能,簡潔的UI與相當方便的自動化相簿等功能,都讓小編愛不釋手,尤其是無限的空間能讓小編隨便拍隨便傳,導致現在小編的Google相簿再智慧、再自動都還是亂七八糟的。 然而這樣佛心的Google相簿在昨日(11號)宣布將要停止提供無限的相簿空間了。此後所有上傳至Google相簿的照片,將使用個別帳號的免費雲端硬碟的15GB容量(拜拜、無上限...)。而Google的親兒子Google Pixel也躲不過此劫,原本提供給一般用戶的是無上限經壓縮後「高畫質」照片,而非「原始畫質」的照片,而Pixel則是享有無上限的原始畫質照片上傳的優待項目,不過此次相簿儲存空間改動後,連Pixel都只剩下無上限的「高畫質」儲存空間了。(直接降一級的概念XD) 根據外媒推測,Google此舉是為了推廣他們的新Google One會員服務而下的決定(果然是$$的問題)。簡單來說,Google One是Google整合相簿與雲端所推出的訂閱制服務,所以目前小編手機裡的「購買儲存空間」選項點開也不再是之前的選擇容量方案,而是改為選擇Google One方案。 根據Google相簿App中的「高畫質儲存空間大異動」的說法,因超過10億人的超巨量用戶群,每周都會上傳280億張照片,使得Google必須為了維持服務的永續發展而做出這樣的決定(好像很合理喔QQ),不過在明年6月1號前上傳的照片不再此限制內,並且Google會推出新的工具,幫助用戶判斷「拍壞了」的照片,讓用戶可以更快速的清除這些照片以避免超出15GB的容量限制。 Google此舉究竟是要強推Google One,還是真的負荷不住大家的超級巨量的更新,可能只有Google自己知道。小編比較好奇的是,既然買Pixel還是享有高畫質免費傳的優惠了,那住在彰化線西彰濱工業區附近的住戶有沒有一些住戶優惠,畢竟你資料中心就擺在那,Google您就大人有大量施捨點嘛...。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準備好了嗎CPU們?新的跑分軟體來囉!Maxon Computer新CINEBENCH R23正式開放下載
在昨天(11號)Apple發表自家首款使用ARM架構處理器的產品系列時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官方使用了一款由Maxon Computer推出的Cinema 4D的3D建模軟體做為其筆電在3D效能方面的宣傳展示。 或許對於多數玩家來說可能不太了解,甚至根本不會去接觸到Cinema 4D這種使用在電影工業的3D建模軟體,但各位應該都多少都認識Maxon Computer旗下的另一款產品「CINEBENCH」吧!沒錯,就是那款大家時常用來測量CPU性能的跑分軟體,如CINEBENCH R15、R20。如今在Apple推出了新架構的處理器之後,Maxon Computer也正式開放全新的CINEBENCH R23供各位玩家下載拚分數了! 新版的CINEBENCH R23在處理器的支援上,除了大家熟知的A、I兩大陣營外,也支援了Apple新開發的ARM架構M1處理器,這也讓ARM與x86架構的處理器在效能比較上有了相對一致的測試標準。(別再說測試平台不一樣、不能互相比...) 當然新的軟體版本自然在功能和操作上也有進行調整,CINEBENCH R23終於將多核與單核效能的測試選項都直接放進了主畫面中,不必像過去必須進入進階設定才能開啟單核心的測試選項,讓大家在測試效能表現時能夠更加便利操作。 同時有鑑於過去的版本在測試時間上有些太短,不足以反映長時間負載下的使用情景,CINEBENCH R23也加入了「10分鐘」與「30分鐘」的車輪戰測試(另類燒機?),能夠讓處理器以多核心或單核心運作的方式連續跑分,讓處理器的跑分不再只是一瞬間的爆發測試,而是更貼近玩家們的真實使用狀況。(Intel你不能再說只有SYSMark最客觀囉XD) 最後,新一代的跑分軟體在分數的計算上和上一代的R20有著不小差異,例如同樣是AMD Ryzen 5 5600X,在R20上的多核心跑分約在4,400分上下,但到了R23則暴漲成了11,440分,這點玩家們可能得重新花一點時間適應了。(各媒體的資料庫又要重新收集了...) ★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蘋果1111 One More Thing消息整理,自製M1晶片又將迎來科技新革命?
蘋果(Apple) One More Thing發表會在凌晨兩點於線上正式展開(11/11),發表全新自製處理器M1晶片,以及3款搭載M1晶片的全新Mac,正式向intel晶片告別,並且Mac OS系統最新版本「Big Sur」也將在11/12上線。 果然不愧是APPLE,保密功夫相當到家,結果大家都猜錯了,那款蘋果自製的ARM架構晶片不是A14也不是A16,真正的One More Thing是一顆全新命名的M1晶片,設計方式如同A系列仿生晶片,並且採用5nm製程,內含160億個電晶體(A14仿生晶片是5nm、118億個電晶體,而且別忘了,蘋果不是一間專門製造處理器晶片的公司…)。 蘋果表示,整個M1晶片是為了機器學習技術來設計的,以CPU中的ML加速器,輔以強大GPU性能,在Mac上的影片、語音辨識,以及影像處理作業上等,機器學習的能力均達到更高層次的境界。 在CPU方面, M1晶片結合了4個效能核心與4個節能核心,共8核心的CPU處理器,較以往Mac所搭載intel晶片,CPU速度提升最高至3.5倍,且功耗降至原先的四分之一,每10瓦所提供的效能高於其他處理器的兩倍,蘋果表示,這將會是地球上最快的處理器核心。 除了8核心CPU,M1上還搭載了8核心GPU,蘋果發出豪語,這是地表最強的內建顯卡,可同時執行將近25,000個執行緒,並且擁有每秒2.6兆次的浮點運算能力,並且較以往GPU處理速度提升了6倍。 值得一提的是,M1晶片上還搭載了16核心的神經網路處理引擎(Neural Engine),每秒運算可高達11兆次,在機器學習的效能與速度上最高提升了15倍,和A14晶片相當。 在其他功能上, M1晶片上的ISP能透過更強大的造點消除技術與動態範圍、自動白平衡等能力來更進一步提升影片的畫質,以及最新的安全隔離區,還以具備AES加密硬體的高效能儲存裝置控制器,SSD效能將更快、更安全,甚至在這個創作者紛飛的世道上,M1還有低功耗高效能的媒體編碼與解碼引擎,能帶來更可怕的效能表現,至於在電池續航力方面,也大幅度提升至舊款Mac的2倍。 另外,也公布的3款搭載M1晶片的Mac,小編覺得看圖比看字快多了,因此簡單做了幾張圖,讓玩家們一睹將帶來劃時代革命的新Mac規格吧。 而11/12將要上線的macOS作業系統Big Sur,則是專門為了M1晶片所開發,瀏覽器Safiri、訊息等App大幅度更新補強,更能同時使用iPhone和iPad的App,JavaScript的也執行速度提升了5倍。 雖然作為PC端的對立面,但不得不說,在蘋果的「一條龍」系統,相容性及各硬體軟體的配合度來說,其實是高於PC的,再加上現在橫空問世的M1晶片,不是專門做晶片的公司卻搞出了一塊號稱最強的處理器晶片,這叫專門做處理器的公司情何以堪?(酸味濃...) 但即使如此,PC和Mac兩方的使用者和擁護者甚少重疊,搞不好那間I牌,壓根就不在意這塊M1晶片,因為PC使用者還是PC使用者,沒有特別需求是不會跳槽到Mac的。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抗衡AMD火力放射先來一刀?20GB的強化版RTX 3080Ti可能在1月發布?
面對AMD陣營Radeon RX6000系列的強勢火力(真香啊!),老黃的刀法看來又該出招了? 先前才有傳言提到NVIDIA計畫在RTX 3090與RTX 3080之間出一個(雖然還不確定將會命名為Ti or SUPER?)來與Radeon RX6000系列比拚,但近日的傳言又有些更新了,只能說AMD頻頻出擊的情況下,老黃要怎麼因應、恐怕要好好想想! 近日從外媒的新傳言來看(據說是從板卡廠端流出來的消息),NVIDIA將在明年1月推出定位在RTX 3090與RTX 3080之間的RTX 3080Ti,除了在規格面上是搭載GA102-250-KD-A1顯示晶片外,CUDA的部分竟然保持跟RTX 3090同樣的10,496個(佛、居然沒砍!),記憶體部分除了使用了320 bit匯流排介面外,容量也拉高到20GB GDDR6X,並且使用了PG133-SKU15 PCB設計,定價預估將落在999美金(直擊對手的Radeon RX6900XT?)。 就規格來看,像是先前被取消的RTX 3080 20GB的復活版(笑),更趨近於是RTX 3090閹割版的感覺,看來這款版本應是為了對應AMD的RX6000系列而出的一刀,整體性能應該可預期的會略遜於RTX 3090而已,更不用說在價格上也做了巧妙的落點,999美元的價格帶就跟RX 6900XT可以一較高下,剩下的就是看誰的效能可以更突出了! 雖然老黃再動刀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動刀就不是老黃了XD!),不過這一次的傳言流出不難發覺,NVIDIA確實有被AMD的火力給震撼到,所以才不得不加緊動刀來應對,除了時間點放在2021年1月是個不錯的計劃外(等著玩家領年終然後花掉?),刀法上也不敢砍太多性能(感謝蘇媽XD!?),就看蘇媽這邊還有沒有秘密武器可以拿出來了,不管如何,這樣的良性競爭對玩家來說都是好事,這場顯卡戰爭繼續下去,想必後續還會有更香的產品等著我們XD!(只怕$$不夠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重整旗鼓!後抗疫時代的Uber推出全新Reserve服務
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近一年的時間,各行各業都受到強烈的衝擊,連曾經作為衝擊計程車產業的Uber如今也成為受影響者之一。不過在經過一年的抗疫與控制下,各個產業也開始慢慢恢復生機,民眾也只能祈禱黑暗趕快過去。 或許因為讀者們在台灣,對於肺炎疫情的影響並不像歐美等國家如此嚴重(全民都配合防疫),對於疫情後的重生手段,最有印象的大概也就是振興券吧。 不過振興券在美國可沒有,各行各業的人民可得自己想辦法謀出路,其中,Uber也推出了全新的Reserve服務。 Reserve主要的賣點是可以提早30天預約行程,雖然這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其實換個角度再配合實際使用經驗想想,平常Uber叫車不外乎等個5分鐘就會有車,但大家應該也有等過10分鐘、20分鐘的時候吧,萬一今天是有個重要的行程要趕高鐵甚至飛機,這個20分鐘絕對會是致命傷,而Reserve正是主打這30天前的預約,能絕對準時。 除此之外Reserve提供的是更加精確的行程內容,像剛提到的絕對準時,另外,乘車費用也不再是一個價位範圍,而是更精準的定價,用戶甚至可以指名自己喜歡的駕駛接送,萬一這些駕駛還是遲到了,用戶將會獲得50美金的優步儲值金(Uber Cash)作為賠償。(怎麼覺得像是叫Pizza、結果晚來的補償金100元概念XD) 目前Uber Reserve服務僅提供尊榮優步(Black與Black SUV)可預約,而且只在20個城市測試啟用,像是紐約、紐澤西、休士頓等等...,小編看了一下,都是美國的主要城市(畢竟會叫Uber Black的都是些高級人士...嗎?)。不過根據外媒資訊,菁英優步(Uber X)與樂聚優步(Uber XL)也會慢慢加入Reserve的服務清單中。 只不過,對於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沒有Uber之前就已經有各大叫車平台可以預約派車行程了,基本上也都蠻準時的,現在出不了國、也可以多叫叫車來個國內旅遊,據說接續上一波用完的觀光補助之後也會開啟下一波的旅遊補助相關好康了,趁著假日,看看國內的好山好水也是不錯的!(雖然大家常笑稱鬼島的住宿價格有夠貴...) 無論如何,Uber已經開啟了新的服務來對應,不過像小編這種捷運族,叫叫Uber Eats就好了。畢竟,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雙腳走才踏實嘛!(窮)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Switch有對手了?掌機Aya Neo創始版發布,搭載Win10系統、全面支援Steam遊戲!
這幾年Nintendo Switch的成功,讓人們和市場對掌機的價值有了新一步的認識,除了Smach Z和GPD Win Max,如今有款能夠暢玩Steam的掌機Aya Neo Founder也已在線上發布,不過目前僅在中國發售。 Aya Neo這款Win10掌機,配載7nm的AMD R5-4500U處理器,搭載的是內建顯示核心Vega 6,記憶體是16G的LPDDR4x 4266MHz,規格面上看來似乎性能相當強悍,外觀上雖和Switch有點相像,但卻重達680公克。(長時間把玩,可能比較吃重!) 以官方的說法來看,這台Aya Neo不僅僅是一台掌機、同時也是一台小型主機,只要搭上滑鼠跟鍵盤,完全就能當一台桌上型電腦來使用(迷你筆電?),不過這樣的概念在之前就已有許多廠商,以PC架構加上Windows系統的形式來嘗試踏進掌機的市場,但卻都以失敗收場,Aya Neo是否能以這種掌機斜槓主機的形式在工作和娛樂的玩家之中遊走,然後殺出一片天,目前還猶未可知。 兼具掌機和家機的多變特性,早已是玩家寵兒的Nintendo Switch因疫情之故,又再一次聲名大噪,且便攜性極高,隨時隨地都能玩遊戲,但雖然可以切換制輸出到大螢幕,但品質無法與正統家機相提並論。 而另外有一款GPD Win Max也算是掌機的一份子,但其功能卻與一般電腦、筆電沒有太大差異,內建10代intel i5-1035G7,、第11代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940,性能無限趨近於中階筆電,甚至還支援Thunderbolt 3。 Smach Z則是採用AMD Ryzen V1605B和AMD Radeon Vega 8 Graphics,算不上頂尖,但官方釋出的影片,以《隻狼》作為示範,3A大作《巫師3》《俠盜列車首5》應該都能流暢運行。 至於現在投入戰場的Aya Neo,依照官方所給的地位而言,除了玩遊戲,還能以Windows 10系統來辦公,在族群取向上偏於商務人士或是上班族的玩家,而以攜帶性來說就各有千秋了,Aya Neo的重量雖略重於Switch,但於公於私、Aya Neo都能處理,只是在效能上還未可知(尚未驗證差異),對比只能娛樂性用途的Switch,倘若出門辦公帶著筆電、再加上一台Switch,或許重量就已經高於Aya Neo了。 不過,相較於擁有豐富獨佔遊戲的Switch,以及能支援4K高畫質的Smach Z,也能公能私的GPD Win Max,Aya Neo是不是能在掌機界站穩步伐,還需要經過時間考驗。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這下尷尬了!PS5在一些遊戲中的讀取速度還是略輸Xbox Series X?
微軟昨日在台灣北中南三區舉辦了全球唯一的「Xbox 次世代遊戲主機首賣會」,正式開啟次世代主機的大門,現場除了販售Xbox Series X/S主機外,更能直接試玩,現場感受Xbox Series X/S所帶來的強大遊戲體驗只能說爽快度爆表,對比隔壁棚Sony在先前已經聲明因為疫情關係,PlayStation 5在11/12(台灣11/19)首發日當天全球皆不會有現貨販售(是真的因為疫情?還是產能不足?),兩者的作風可以說是差別很大(Sony加油好嗎!)。 不過還是有許多玩家依然想知道兩方的主機在性能上的實質差異,雖然以目前官方公布的規格來看,Xbox Series X的運算效能無庸置疑是比較強大的,兩方也皆內建了特規NVMe SSD,但實際的部分還是得透過直接體驗才能更直觀的了解。 Sony從一開始就不停的強調PlayStation 5上的特規SSD性能會相當強大,畢竟在儲存空間頻寬上PS5幾乎是XSX的2倍(PS5 標準5.5 GB/s、壓縮8-9 GB/s,XSX為標準2.4GB/s、壓縮4.8GB/s),利用SSD高速讀取的優點,能帶來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在先前也有網友展示出這顆SSD在遊戲上的讀取速度,結果令玩家們相當讚賞。 而在日前,外媒,以《蝙蝠俠:阿卡漢騎士》、《天命2》、《Final Fantasy XV》、《魔物獵人:世界》以及《碧血狂殺2》等遊戲來做Xbox Series X與PlayStation 5的讀取測試,其結果顯示,PlayStation 5只有在《碧血狂殺2》的「主選單到保存」的項目中略贏,其餘皆是Xbox Series X獲勝(尷尬了…)。 還有前IGN記者也在Twitter上分享了Xbox Series X、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4在《漫威復仇者聯盟》上的讀取速度比較,測試基準為開啟遊戲到可操縱角色的時間,結果顯示Xbox Series X快了PlayStation 5整整42秒(這差距有點大…),不過還是比上一個世代的PlayStation 4還要快上許多(要是輸了就完蛋啦XD!)。 對於這些測試結果,PS的粉絲們可能會感到相當失望(畢竟畫面運算效能比不贏,現在連SSD也比較慢…),不過小編認為有可能的原因在於這些遊戲都是用向下相容模式去運行的,或許是因為Xbox的向下相容技術相較於PS來說更加成熟,才能讓SSD性能完整發揮,在次世代遊戲上(PS5、Xbox Series X平台專屬)或許會有不同的表現。(小編已經拉好板凳了...) 當然不管如何,相比上個世代的主機(Xbox one、PS4),這樣的讀取速度都有很明顯的進步,PS的粉絲們也不用過度失望(現在大家最失望的可能是買不到QQ)。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要起爭議啦!推特祭新招管理爭議性推文,川普直接變標籤大王?
社群軟體,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從赫赫有名的臉書,到年輕族群愛用的IG,這陣子風風雨雨的抖音,還有俄羅斯臉書之稱的VK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今天的主角,今天我們要聊的是美國准前總統川普的口誅筆伐神器:推特。 近日美國大選沸沸揚揚,或許讀者們也稍微知道推特正苦惱於美國選舉的資訊戰。不論是川普本人具高度誤導性的推文,或是川粉們轉推的川普推文,甚至是粉絲們自己發出的錯誤資訊,都讓推特在「如何控制這些推文」上頭痛不已。 不過這陣子推特工程師推出了一套新的假消息防堵機制,川普大量的推文也因此被標記「This claim about election fraud is disputed」,簡單來說就是被標記說「此推文提到選舉手法是有爭議的」且在用戶轉推這些被標註有爭議性推文時,會彈出警告視窗。根據小編實測,轉推這些推文並不會被系統擋下,轉推機制仍能正常的轉推這些爭議性內容,不過在轉推的推文底下一樣會有「爭議性推文」的提示。 且根據外媒報導,推特工程師還開發出一套降低用戶對爭議性推文按讚頻率的系統,不過此系統尚未實裝,小編也很期待會是以什麼樣的模式運作。 假消息在現今資訊爆炸時代著實是非常令人頭痛的議題,如今推特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開出第一槍,小編也希望其他社群平台能夠跟進以導正假消息歪風。不過其實LINE在好久之前就有推出訊息查證系統,而台灣也有「TFC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會固定更新。任何有疑慮的消息都歡迎讀者們善加利用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公測人數超乎預期、將禁止VPN連線,《英雄聯盟:激鬥峽谷》手遊版預定12月初台灣開放公測
在這個人手一支手機的年代,龐大的手機遊戲市場已經不容小看,近年來已經讓許多遊戲廠商陸續加入戰局,不管大小廠商都紛紛跳進來搶商機大餅,其中包括許多曾經在一般PC、家機才能看到的遊戲,也陸續推出了手遊移植版本, 例如這段期間很火紅的《天堂M》、《跑跑卡丁車rush+》、《RO仙境傳說:新世代的誕生》、《PUBG MOBILE:絕地求生M》等等,其中也有許多是早期火紅的線上遊戲(小編的童年阿!),如今推出手遊版後也再度掀起一波搶玩的熱潮! 已經有11年歷史的《英雄聯盟》,是Riot旗下知名的MOBA類遊戲,直到現今仍然擁有相當大的人氣,S10世界賽也在日前才剛落幕,而在看到如此多手遊成功的案例下,Riot終於也盯上了手機遊戲市場,讓《英雄聯盟》這個大IP正式登上手機平台,不僅在先前發布了手遊版本《英雄聯盟:激鬥峽谷》,並在近日也已在部分地區開放公測,可以說還沒正式登場就造成一波轟動了!(召喚師們準備好了嗎XD!) 《英雄聯盟:激鬥峽谷》這款手遊最吸引玩家的地方,就是近乎完美的還原了《英雄聯盟》的特色(小編真的被一堆所謂的掛名移植大作嚇怕了),撇除技能UI顯示方式外,幾乎與電腦版的《英雄聯盟》沒有太大的差別,近乎完美的將《英雄聯盟》移植到手機上,讓玩家們隨時隨地就能用手機打LOL!(拍手 雖然在手機遊戲上,已經有不少與《英雄聯盟》相似的MOBA類手機遊戲可以下載,不過相信許多《英雄聯盟》的召喚師們還是希望能在手機上玩到官方正統的《英雄聯盟》手遊版,如今《英雄聯盟:激鬥峽谷》的推出,想必是讓許多召喚師們非常興奮。 不過也許是因為全球玩家太過熱烈,雖然目前公測僅開放部分地區,但已經有相當多其他地區的玩家迫不及待的透過VPN的方式來遊玩,讓參加公測的人數多到遠遠超出官方的預期,也造成了不少的問題(語言隔閡、高延遲等),如今官方為了維護大多數玩家的體驗,決定先禁止流量前幾名高的VPN服務從公測地區外進入遊戲,並立即生效,後續還會持續評估是否將其他家的VPN服務也加入禁止名單。 雖然這一波台灣沒被列入開放公測的區域,但咱們國內的玩家們也不用太過傷心,根據官方聲稱,接下來公測開放的地區就會有台灣囉、並且預定在12月初就會開放,只要再耐心等待1個月左右,就可以正式體驗到這款《英雄聯盟:激鬥峽谷》遊戲的魅力了!相信到時候的連線遊戲體驗會比用VPN遊玩的方式還要良好,那就請各位台灣的召喚師們先期待一下吧!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